预登记新规实施首月,非标信托数据来了
来源于: 本站
2025-10-09 20:00:04
受季节性因素等影响,非标信托9月成立数量环比增加。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发布的9月资产管理信托市场统计分析报告显示,9月非标信托产品成立市场显著回暖,数量及规模均呈现回升态势。
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环比下降。9月起正式实施的信托预登记新规要求,非标产品嵌入收益相对较低的标品,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产品的整体平均预期收益率。
季节性因素影响,非标信托成立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9月非标信托已披露成立数量1138款、环比增长7.64%,已披露成立规模546亿元、环比增长22.65%。
报告分析,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大幅增长,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部分非标信托产品在季末集中成立。
从投向领域看,9月基础产业和非标金融领域仍是绝对主力,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九成。其中,基础产业规模最大,非标金融领域环比增速最快。
基础产业类信托成立规模显著增加,达到300亿元,环比增加18.55%。首先,季度末考核压力下,信托公司为冲刺业绩目标加速项目落地,部分项目集中在季末成立。其次,地方化债深入推进,政信类业务风险预期改善,吸引资金回流,信托公司承接部分合规化债项目。最后,在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基建项目收益相对稳定的优势凸显,叠加政策鼓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进一步推动基础产业信托规模增长。
非标金融类产品9月成立规模达到206.56亿元,环比增长48.95%,主要是受信贷资产受益权转让业务影响较大。在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方面,9月是三季度的季末,也是重要的监管考核时点。季末银行出于调整信贷规模、盘活存量资产的需求,加大通过信托渠道转让信贷资产收益权的力度,而非标信托成为承接此类业务的重要载体。
投向区域:江浙增,陕西降
从区域投向来看,各地区在规模和增长动力上存在显著差异,业务规模居前的江苏、陕西、浙江三省的政信类信托成立情况呈现出“两增一降”的格局。
具体而言,9月投向江苏省已披露成立规模为56.86亿元,环比增长24.97%;陕西省为22.55亿元,环比下降9.94%;浙江省为21.06亿元,环比增长44.58%。
报告显示,江苏、浙江等经济强省的水利、交通等重大基建项目集中释放融资需求,形成短期放量效应。与江苏、浙江两地相反,投向陕西省地区的资金环比下降,在化债和城投平台加速出清的背景下,地方城投平台融资行为有所收缩。
非标信托平均预期收益率5.03% 环比下降
9月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3%,环比下降0.13个百分点;产品平均期限为1.93年,环比延长0.03年。
对于预期收益率下滑原因,报告分析了主要原因。首先,9月起正式实施的信托预登记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信托不得开展实质为单一融资方提供融资的业务,必须进行组合投资。这使得信托公司纷纷推出“非标+标品”或“非标+非标”的组合类产品,而收益相对较低的标品资产的嵌入,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产品的整体平均预期收益率。
其次,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三季度例会明确延续适度宽松导向,通过降准、超额续作MLF等操作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融资成本向历史低位靠拢,融资方资金获取成本下降直接传导至信托产品定价。非标信托作为信贷补充工具,收益率随整体利率环境同步调整,叠加“资产荒”背景下优质高收益资产供给收缩,进一步压制收益空间。
最后,基础产业类信托仍占非标主导但收益率持续下降,且城投平台融资转向标准化债券导致高收益政信项目减少;同时,非标金融类数量占比有所提升,消费金融类等收益相对较低的产品成为主流,拉低了整体平均收益率。
校对:吕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