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国实际、对接国际标准 上交所构建绿色金融“产品+市场”生态体系
来源于: 本站
2025-09-19 20:00:04
今年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五周年。五年来,“双碳”目标从顶层设计逐步落地为社会共识,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推动中国经济向低碳化、可持续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双碳”目标的核心枢纽,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正以一系列创新实践,积极打造产品类型丰富、各类主体参与、立足中国实际、对接国际标准的绿色金融市场。这座“桥梁”不仅联通产业与资本、投资与融资,更搭建起本土与国际的对话通道,在引导资本市场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
多元产品供给 连接耐心资本与绿色机遇
在位于湖州的上交所绿色金融(长三角)服务基地,一场针对新能源企业的上市辅导培训正在进行。这里既是政策解读的窗口,更是绿色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驿站”。上交所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助力优质绿色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截至2025年8月末,科创板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IPO企业已达68家。比如,今年登陆科创板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供应商海博思创,将上市募集资金投入储能系统等绿色发展领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针对已上市企业的绿色转型需求,上交所则是打通再融资快车道:精简发行条件、压缩审核时限、推出简易融资程序。目前,科创板已有19家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融资规模合计648亿元。
债券市场同样是绿色金融工具创新的“主阵地”。自2016年启动绿色公司债券试点以来,上交所持续完善配套机制:融资端推出便利化措施,降低企业发债成本;投资端通过信息公示强化投资者激励,放宽优质绿色债券纳入基准做市的准入门槛,提升投资吸引力。比如,长江三峡集团连续多年在上交所发行绿色债券,累计募集资金数百亿元,主要流向水电站建设等领域,为绿色发展提供源源动力。2022年,上交所创新推出的低碳转型债券,更精准对接传统产业节能减排、低碳转型需求。截至2025年8月末,上交所市场累计发行绿色债券、低碳转型债券逾9300亿元。
基础设施REITs市场亦不乏绿色产业的身影。新能源、环保等领域已有7单REITs项目在上交所上市,逾180亿元资产规模的背后,是风电、光伏、水电、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看得见的绿色资产。
除股票、债券等常规投资工具外,指数与基金产品更像为投资者定制的“绿色导航”,成为连接社会资本与绿色发展的重要纽带。截至2025年8月末,上交所联合中证指数公司已累计发布155条ESG(环境、社会、治理)相关指数,包括基于中证ESG评价体系的ESG系列指数,聚焦绿色低碳产业领域的绿色能源、新能源车等主题指数,刻画企业碳排放和脱碳轨迹的碳中和系列指数,以及基于发债主体ESG评价及债券环境效益的债券系列指数。据悉,跟踪相关指数的产品达近百只,规模逾700亿元。
作为指数化投资和构建资产配置组合的核心工具,ETF让投资者能够在交易所市场一键布局绿色资产,享受绿色经济发展红利。截至2025年8月末,已有46只绿色ETF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涵盖ESG、“双碳”战略、新能源、光伏等多元化主题,规模接近500亿元。而基于中证A50、中证A100、中证A500、上证180指数等使用中证ESG评价的宽基指数产品超160只,规模更是超2600亿元。
政策赋能与引导 构建完善绿色金融市场生态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践行ESG理念的重要主体,也是连接微观企业运营与宏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纽带。上交所持续推进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及治理效能,推动沪市上市公司成为ESG理念的践行者、引领者。
2024年4月,上交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明确以“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为四大核心内容的披露框架。为了让企业在ESG信息披露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相关指引发布以来,上交所开展了7场专项培训,覆盖870余家沪市上市公司。2025年,沪市超半数公司发布ESG专项报告,上证50、科创50指数公司更是实现100%披露,ESG信息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公开名片”。
2024年11月以来,上交所先后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推动提升上市公司ESG评级,展现上市公司践行ESG理念的最新实践成果,吸引更多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方案发布以来,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和评级水平明显提升。截至2025年8月,22%的沪市上市公司中证ESG评级较上年同期实现上升,超七成沪市上市公司获得中证ESG评级AAA-BB级,近两成沪市上市公司获得AAA-A级评价。
“上证e服务”、“星企航”是上交所为上市公司和拟上市企业打造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在相关平台上,ESG专项评价、数据和规则查询、信息披露辅助等线上服务功能为企业开展ESG治理和披露工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目前平台已累计为5000余家公司提供了ESG相关服务。
“登陆‘星企航’平台,输入数据就能生成ESG评分报告,连改进建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一家制造业企业董秘说。
立足中国实际 畅通交流谋求国际共识
2024年3月6日,北京时间已接近午夜,在巴西时区举办的G20可持续金融圆桌会上,关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实践与挑战的重要讨论正在热烈进行。
作为会议的唯一受邀交易所代表,上交所结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介绍了如何在保持透明度和可比性的基础上,在制度设计中融入相称性原则;同时,在融合广泛全球共识同时,根据我国国情,设置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等议题,充分体现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价值观和优先序。
从可持续信息披露到到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上交所在多个G20可持续金融重点议题上均积极参与,相关实践案例被纳入《G20可持续金融报告》。同时,作为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重要成员,上交所牵头制定了WFE可持续交易所原则,该原则为全球交易所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主办方在感谢信中写道:“上交所的多项工作举措展示了中国可持续金融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上交所的洞见和分享为形成对可持续金融的共同理解提供了显著价值。”
为搭建沪市公司与全球资本的沟通桥梁,上交所连续6年将ESG投资设为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的核心议题;多次举办“国际投资者走进沪市上市公司——ESG专场”主题活动,覆盖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类型外资机构,让沪市公司有更多机会向国际投资者展示其在绿色发展、ESG治理等方面的成果。
从企业的ESG治理升级,到绿色资本的全球流动,上交所正以扎实的金融实践为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